发表时间:2018-07-24信息来源:统计局
上半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发力,多措并举,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好于同期,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具体相关指标完成情况如下表。
道外区二○一八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
|
|
|
|
|
|
经 济 指 标 | 单 位 | 二○一八年计划 | 二○一八年上半年 实际完成 | ||
计 划 | 增 长% | 实际完成 | 增 长% | ||
地区生产总值(现价) | 万元 | — | — | 2213174 | 5.6 |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 | 万元 | — | — | 1602088 | 7.5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万元 | — | — | 154716 | 24.9 |
固定资产投资 | 万元 | — | — | — | -34.6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万元 | — | — | — | -4.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万元 | — | — | 2628314 | 5.5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 | — | — | — |
农村人均纯收入 | 元 | — | — | — | — |
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指标市局不再返馈;两个收入指标年度反馈。
一、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及主要特点
从规模、速度、效益看,稳中向好态势明显。上半年,GDP增速为5.6%,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持续扩大,比同期增加11.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亿元,占年预算61.9%,增速为24.9%,总量比同期增加3.1亿元。
从三次产业看,结构调整积极进展,第三产业优势地位凸显。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2.6:27.1:70.3调整为2.4:25.2:72.4。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2%,其中,全部工业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0.5%。
从生产领域看,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继续稳定发展,其他服务业势头不减,在拉动力和贡献率均居各行业之首。上半年,农业增加值实现52310万元,增长2.8%;工业增加值实现459001万元,增长0.4%,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2%,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比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08045万元,增长7.9%;房地产业增加值实现37040万元,下降8.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实现80791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3%,增速比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占GDP的36.5%,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7%。
从需求看,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投资增速低于预期。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8314万元,同比增长5.5%,其中,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68568万元,同比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4.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8%。
从与经济发展关联程度看,大部分指标普遍向好。在测算GDP的24项要素中,涉及我区20项要素中仅有3项指标负增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8%。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2%;交通运输总周转量增长0.9%;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9.3%;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5.3%;公共财政预算八项支出合计107228万元,同比增长6.8%。
从民生保障看,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就业和城乡社区事务的支出分别为7405万元、34157万元和1025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3.2%、50.4%和2.9%。全区涉及民生的教育支出4445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8.3%,占比不断加大。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综合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整体经济保持平稳向好的大势依然持续。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依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结构调整优化任重道远,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特征依然突出,这些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一、GDP发展依靠第三产业拉动的格局没有改变。第一产业,体量过小,对全区经济发展贡献不多,提质增效空间巨大;第二产业,规上工业严重依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石化分公司,整体发展低迷,对全区经济发展贡献呈现萎缩态势;第三产业整体向好,其他服务业是靓点,
是我区的优势产业,但内部新兴服务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均有待提高。
二、工业发展既受空间限制又受内部结构单一的限制,发展的平稳性不够。由于受工业发展条件、空间用地、优惠政策等限制,新增规模工业数量不多,大工业企业更少,工业结构单一现象突出。一是上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完成总产值107.1亿元,增长4.3%,增速不高,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红光锅炉和亚泰水泥
分别同比下降19.9%、43.6%和31.9%。二是规下工业虽然增速15.3%,但权重仅占全部工业的23.7%,拉动力不强。三是受哈药集团数据分劈不利影响,哈药集团整体下降,分劈数据的同期数远大于本期数,从而加大了我区工业同期数,负向拉动我区工业速度下降0.9个百分点。三个不利因素促使工业对全区GDP的贡献率由一季度的10.8%下降到二季度的1.9%,下降8.9个百分点。
三、受限于投资项目数量不多,新建项目数量少、投资额度小,加之有牵动力的大项目更少等因素,我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下滑严重。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4.6%。截至目前,我区施工项目14个,同比减少18个,上年结转14个,新开工0个。上半年,我区进入项目集中开工期,从数据上分析,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新开工能形成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太少,目前没有新开工项目,其余正在施工中的14家均为上年结转项目。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度提升倚重房开企业牵动的局面尚未改变,随着投资完成后,投资地域不断缩小,投资行为难以为继,房开项目落成后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区经济规模壮大的助
力不强。三是项目储备不足,其中,工业投资形势依然严峻。
四、传统市场消费活跃度有所降低。上半年,我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28314万元,同比增长5.5%,低于同期2.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底南极雨润和禧龙陶瓷两大集团资源整合,重组合并后退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促使该指标减少100多亿元,负向拉动该指标下降1.1个百分点。二是传统商业发展低迷不前,哈尔滨家乐福超市有限责任公司零售额5.8亿元,同比下降低7.9%;哈尔滨一汽森华汽车贸易公司5.2亿,同比下降11.9%。
三、几点建议
1、锁定自身任务,善始善终,让下半年工作再上新台阶。要继续抓好全区经济运行预警监测分析,发挥好每季度经济运行会议作用,从更深层次分析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未雨绸缪,确保全区经济稳定、平衡发展。
2、继续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好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针对我区三二一产业结构特点,坚持抓特色做大一产,抓提升做强二产,抓拓展做活三产,全面振兴实体经济,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体系,打牢经济基础,夯实经济支柱,增强经济支撑。
3、继续强化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作用。针对我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禀赋的实际情况,要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提高单位时间的经济产值。改变以往靠天吃饭的农业发展模式,一要通过科技力量,种植适合我区积温带的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二要加大对设施农业、林下农业和特色种养业的扶持补贴力度;三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及时了解掌握农情,做好防灾减灾和毁种、补种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电力、公路等建设和后续管理维护工作,并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五是做好一产向二、三产延伸链条,提高农产品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4、继续强化工业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为减轻我区经济对大炼油企业的依赖,实现工业多点支撑,多处受力,强化工业对经济拉动力。一方面要支持大炼油稳定生产,做大“油头”,做强“化尾”,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为我区经济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抓好成长型的规下企业,特别是年主营业务收入在1500-2000万元之间的工业企业,帮助解决困难、推进快速成长,按要求尽快纳入规上统计。
5、提高第三产业支撑作用,发展服务业。首先要完善城市软硬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其次要进行产业重组,通过产业结构转换争取新的经济优势,发挥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第三要做好中心城区发展工作,挖掘拓展潜力;第四要加快会展经济、楼宇经济建设。第五要多种手段培育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厚植三产壮大土壤,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和对经济贡献的份额。
6、进一步加强“四上企业”名录库制度建设,做到应统尽统。一是区统计局和各经济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各司其职,积极关注疑似达到限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沟通联系,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尽快将相关手续办理齐全,争取早日纳入四上企业,早日入库统计。二是进一步完善统计体系,加强“名录库”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针对新办企业要逐一排查,重点监测临规企业的跟踪评估,鼓励引进本地注册完成独立法人公司的在地统计,做到应统尽统。
7、推进重点项目引资力度,促进重点项目尽快落地。以哈东园区发展为契机,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储备力度,谋划一批亿元以上大项目,确保重大项目不断档;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有潜力的大型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项目自身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对尚未开工的大项目加快办理各项手续,促其尽快开工,在建项目抢抓施工期,加快生产建设进度,以保证全年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8、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新亮点。多渠道培育消费热点,多种方式开拓消费新模式。继续加大稳增长、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力度。针对汽车、家电等增速回落较大的重点商品研究制定促销政策,继续出台一些刺激性强、效果明显的消费刺激政策,鼓励居民升级换代,促进消费增长。
9、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向收益型转变。加强其他服务业中旅游业的大发展,我区旅游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形成独特的魅力和品牌,“千年文脉,百年道外”观念深入人心,但旅游产业对就业和财政收入的贡献还亟待提高。加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高旅游产业的投入回报率。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融合,使旅游产业由门票收入的直接贡献向渗透到经济各领域的间接贡献发展。加快推进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发展,为提高就业率和加大税收收入做贡献,加速我区旅游产业由投入型向收益型转变。